公元1381年,为了抵挡北元马队的反击,明朝大将徐达在秦皇岛东北30里,构筑关口,操控险峻。
到了明朝后期,清军想跳过长城南下,共有四条路途可走,分别是喜峰口、古北口、冷口和山海关。
其间,喜峰口、古北口、冷口都坐落于崇山峻岭之间,不只路远难走,补给困难,并且带着不了攻城器械和重型火炮,无法攻城略地。
只要山海关地形平整,补给线短,想大规模南下,清军有必要死磕山海关。共同的地理位置,让这儿成为了两边抢夺的焦点。
为了守住山海关,明朝曾在此驻守过8万大军,并构筑了7座城池。仅城墙厚度就达了惊人的7米,比现在的双向车道都宽,明朝大将吴三桂和秦良玉,都曾镇守过山海关。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关”
今日,咱们就通过外国人拍照的一座宝贵印象,来看看100多年前的山海关,究竟是什么容貌!
公元1644年4月21日清晨,明朝总兵吴三桂率1万关宁铁骑在山海关,与李自成的8万大顺军打开激战。
与此同时,清摄政王多尔衮也率10万八旗兵,抵达山海关邻近,观看两虎相争。
通过一天拉锯战,吴军逐渐不敌,退回关内龟缩防卫。吴三桂则率亲兵20人,直入清军大营求救。
为表明诚心,吴三桂当场剃发降清,多尔衮眼看时机已到,指令八旗兵全力反击。
大顺军此前没有与清军交兵过,缺少抵挡马队的经历,被清军的冲击打得简直团灭,只要李自成带领几千人难堪包围。
失掉山海关维护的南明,相同挡不住清军的进犯,在坚持了18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缢在昆明街头,南明也就此宣告毁灭。
1930年,关内的大街,呈现了电线杆,阐明这座陈旧的关口,正在进入电气年代。
这些城墙的内部是夯土,外部是大青砖,粘合剂则是用糯米、熟石灰、石灰岩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糯米灰浆”。
1932年,因为建筑铁路,山海关城墙被挖开。尽管失掉防护功用,但依旧是衔接关表里的咽喉要道!
以上这些,便是百年前山海关,它不单单是一座关口,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前史长卷!
现在,当咱们再次踏上山海关,感受着宏伟与绚丽时,也让咱们更爱惜,眼前的年月静好与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