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石灰石的用途,你能想到什么?制作玻璃、生产高强度混凝土?以上都对。但如果通过研发让它成为新材料中的“新贵”,让这种可以“吃”的优质碳酸钙产品大规模走向市场,这将给淄博钙基新材料的布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很多可能性都在一步步实现。8月31日上午,2024年秋季全省高水平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仪式结束后,淄博市接续举行的现场推进会设在位于淄川区的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
此次开工仪式,不仅意味着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真正开始建设,更预示着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发展迎来新阶段——今后,山东省内首个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和国家级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建成未来可期。
8月31日,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暨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开工现场
8月30日,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山能新材料板块创新发展的“主攻手”,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承载着推动集团钙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在每一位员工的眼中,生产线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将继续推动淄博乃至山东钙基新材料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其貌不扬的石灰石,如何升级为影响产业布局的能“吃”的石头?原来,位于龙泉镇的柳泉石矿,经检验测试发现,其开采出的石灰石质量好,氧化钙含量最高可达54%,在江北地区首屈一指,储量也是高达9000万吨。若是仅出产骨料,价格约在100元/吨,但如果加工成纳米碳酸钙等高端钙基新材料,可升至每吨上千元,有的用于食品加工领域,还可达到1万元/吨的价格。
纳米碳酸钙作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应用场景广泛的钙基新材料和国家战略新兴材料,通常是指粒径100nm以下的纳米级碳酸钙粉体材料。别看纳米碳酸钙等高端钙基新材料售价万元价格高,但优质碳酸钙产品在山东市场上却是稀缺品。据介绍,山东石灰石资源大都氧化钙含量较低且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较高,不适合生产优质的碳酸钙产品,多通过国外进口,或者从广西等国内主要产地购买解决。所以说,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的开工,意味着淄博纳米碳酸钙的大量生产,这些钙基新材料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30多个行业领域2000多个产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十分广阔。
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的人介绍,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作为此次产业园开工重点项目之一,其采用目前国内最成熟的间歇鼓泡搅拌碳化法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最先进的碳化活化一步法生产技术,并配套国内唯一的智能化碳效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后可实现“全省建设顶级规模”“全国装备水平最高”“生产的基本工艺最先进”“全国首个数字化碳效管理系统”“行业首个智慧工厂”五项突破,确保项目建成即标杆。
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是省内最大的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通过延链向下招引密封胶、高端钙塑制品项目等,可拉动产值增加10亿元以上,对淄博市乃至全省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说,能“吃”的石头反映的是新材料龙头产品的科研落地,山东能源(淄博)钙基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则是新材料华丽转身的高端布局。
作为山东省“十强”产业之一、淄博市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对于产业内循环和带动经济双循环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策略和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部署要求,淄博早已在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布局、融合。
钙基新材料产业园位于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和西河镇,2022-2035年规划面积391公顷,重点布局钙基新材料、循环经济、数字化和“碳中和”三大产业链,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四化”(高端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四零”(零购电、零排碳、零排废、零化石能源)园区,建成省内首个钙基新材料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和国家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产业园自规划建设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该园区项目投资大、效益高,主流产品钙基新材料应用广泛,建成后将培育淄博新材料产业新优势,大幅度的提高淄博市新材料产业的总实力和质量效益。今年8月12日,产业园柳泉石矿项目二期工程通过验收,正式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标志着该项目矿山基建已完成,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实现石灰石稳定供应,成为东华科技转型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其他重点项目也按下了快进键,骨料线建设稳步推进,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各类工程车来回穿梭、有条不紊,成品库已初具规模、渐露真容。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骨料生产线包括筛分车间、综合楼、破碎线等设施,建成后预计可年产200万吨成品石灰石。此外,东华科技公司还与山东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持续加大功能性粉体新材料研发力度,目前4大类11个品种的功能性粉体材料已全部投向市场,大范围的应用于煤矿、隧道、道路等工程建设。
在绿色低碳方面,东华科技公司以建设产业园为契机,规划布局“双碳”业务,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了更多领先优势。通过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合作研发“双碳”平台,对生产环节碳排放实现全过程管控,高效完成碳盘查、产品碳足迹、减碳项目的数值核算及履约管理,为产业绿色发展做好了数据分析支撑。该平台还链通了德国TUV体系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对产品碳足迹做核算,并能够出具欧盟认可的产品碳足迹认证报告,使产品拿到国际市场“通行证”。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东华科技公司定位全国首个“碳链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向别的企业输出碳足迹认证报告,目前已服务60余家企业,形成50种产品碳足迹数字化模型。他们还首创氢、氨、煤炭水泥原料混合燃烧技术,入围全国建材行业首批重大科学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榜单,已完成分解炉6%替代燃煤验证,实现了水泥行业氢能利用“零”的突破。
项目建设的“张弓满弦”、澎拜动能之下,是项目引领、开工实干,是稳中有进、拼劲中有活力。当下,产业园各项目正拔节起势、全速推进,循环经济产业提质升级正不断吹响“集结号”。